《易经》文化解读:你所不了解的清明节

时间:2019-04-04 浏览:602

•清明节的由来•

    很久很久以前,当有人逝世的时候,他们的家人就会把遗体留在家里,或者放在生活的地方,这样的话遗体久了会腐烂发臭,然后大家就把遗体放到外面去,但是放在外面又有野兽会去吃,所以他们只好把遗体包起来,然后再用石头围起来。


    随着生活经验的增长,人们又发现尸体放在石头堆里也不保险,洪水涨起来的时候会把遗体冲走,于是他们又挑地势高一点的地方来给逝世者进行安葬,所以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坟墓要埋在山上的的原因。


    后来,人们为了防止日后找不到安葬的地方,大家就学会了做记号,用木牌子写上名字或者写上其他有特殊意义的文字,渐渐的演变成了大家所说的墓碑。


    时间长了,大家就会惦记着要去看看墓碑变成怎么样了,慢慢地大家就固定了一个去看望的日子,定在了清明节的这个时候去扫墓,所以清明祭祖,拜祭,就这样形成了,这是一个自然孕育的过程


•清明节的文化•



   清明节的文化就是孝道文化。

   孝,除了我们对父母的孝,其实也包括对朋友、对兄弟的孝,这个叫忠孝,还有就是对自己工作的孝,对自然的孝,所以说,中华文化,从易经里来,最后形成的这个点就在孝和道,叫做孝道文化。所以,清明节大家最好带上子孙后代这些晚辈 一起去祭祖,让他们耳濡目染接受熏陶去学习和传承。


•清明节的内涵•



    当我们回归到具体对父母的孝顺里面,怎么才叫做孝呢?其实,由浅到深,孝有三个基本的层次。


1、孝的最基本层次是“能养”,即心怀恭敬地服劳奉养父母,子女到了能够自己谋生的年龄阶段,首先要自食其力以不累及父母。



    俗语说得好:“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即在鼓励成年的子女要有自食其力的勇气,不能够存有依靠父母余荫的念头,这是人最基本的义务。有了自食其力的基础,便应该进一步服劳与奉养父母。服劳的意思,是代替父母劳作,为父母分忧分劳;奉养的意思,则是供给父母衣食,使父母不必为生活而忧虑,得以安享余年。



2、孝的第二个层次是“弗辱”,便是说子女要好好做人做事,不使父母或自身受到羞辱。



    子女如果品行不端,时时令父母放心不下,处处让父母为之担忧,这便是不孝;若是言行端正,只是偶尔生病时,才使父母担忧,实则已经是孝子了。


    中国人最看不起的,就是一个人心中没有父母。子女读书好不好,成就大不大,赚钱多不多,其实都无所谓。但是心目中有父母,是对一个中国人最基本的要求,不让父母丢脸,是最为根本的孝道。



3、孝的最高层次是“尊亲”,即是子女力求发奋图强,使父母享有美名,才算是大孝。




    我们常说的光宗耀祖、扬名显亲,完成父母未完成的事业,实际上都是对父母的大孝,甚至整个家族都会得到彰显。孔子的子孙,我们对他们都另眼看待,就是因为孔子的名望和贡献。

    小孝用体力,中孝兼用心智,大孝则永久维持孝心,也就是不论父母在世与否,都能够心中有父母,终生不敢使父母蒙上耻辱。


    中国人对先人的祭祀是道德信仰,是表达情感的诗意之举,是发自个体情感的感恩与缅怀。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