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传播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

时间:2021-12-17 浏览:135

 编者按:

图片


第三届海淀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奖”共评选出36名获奖者,获奖的干部、教师们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播火者”  “实践者”,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做出了突出贡献……



 图片

朱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奖  获奖者


朱莉,教育硕士,教龄26年,高级教师,学校班主任工作室负责人,中共党员;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班主任骨干教师、北京市学生喜爱的班主任、北京市紫禁杯班主任、 海淀区“四有”教师。


 获奖感言


最真实的感言就是上了船,下不来了。本以为填写了申报材料就行了,能不能评上就不是我的事了。没想到评上了,还要写材料,还要交照片,甚至还要准备接受采访。不过这个“船”还真是上对了,它让我的心真的沉下来了,想要好好梳理一下这个教育随笔。此时的我真的很敬佩敬德书院的高峰和宋俊玲老师,组织活动是这么用心,没有流于形式,而是鼓励大家梳理出可以复制的经验,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地广泛地传播。这项工作真是太有意义了!撸起袖子加油干吧!

图片


图片


目前,我是一个工作26年的语文老师,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认识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作为一个本科和硕士都是理科毕业的老师来说,我的语文素养是欠缺的。所以多年来,我同班级学生一起扎实开展传统文化的学习及传播工作。


一、 带领孩子一步步走入“悦读”的殿堂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识字少,我就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阅读活动。


01

由“听”入手,深情导读绘本故事,

点燃孩子的读书兴趣。

在绘本阅读教学中,身为教师的我,首先投入感情读故事,用动作、神态辅助语言来“演”故事,用生动、夸张的手法来呈现故事,用预告精彩片段来吸引学生课外阅读,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如:非常幽默滑稽的《蚯蚓日记》的阅读中,我运用夸张的语言,演绎蚯蚓的所作所为时,孩子们便开怀大笑、兴趣高涨,同时在轻松愉快中感悟了主题。我还鼓励孩子们及时把绘本故事的主要内容通过绘画的形式展现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的绘本日记经历了这样的变化:无字-词语-句子-段落。以听促写活动的开展逐渐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我准备寒假前把他们的绘本文章印成“文集”《茁壮成长的小苗》,更大地促进他们读书、写话的积极性。 


另外,结合我校开展的“成语”故事达人秀活动,我抓住契机,巧妙地安排了班主任讲故事活动。每天清晨,我都会给孩子们读一个成语故事,力求用绘声绘色的语言把孩子们带进故事中去,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去感受文字的魅力。读完后我们会及时在黑板上积累故事中的成语,孩子们模仿着写下来。 慢慢地,在我的榜样示范下,越来越多地孩子也愿意为大家讲成语故事了,他们纷纷准备了生动有趣、富有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来争得我们班的“成语故事”小达人。崔闻潇同学没有什么学前基础,曾一度在学拼音、认生字过程中被班级同学远远地甩在后面。这个活动开展后,不管第二天是否轮到他讲故事,他都要准备一个故事。他讲的杞人忧天、井底之蛙、亡羊补牢等等故事都得到了大家热烈的掌声,人称“成语故事小明星”。


教室外的展板是班主任搞教育活动的另一个主阵地,孩子们把对经典故事的喜欢通过做叶画的形式表现了出来,对深入领会中华经典故事的内涵又有了促进作用。


图片


02

由听到读,阅读的兴趣慢慢高涨


随着汉语拼音的学习,识字阅读的深入,孩子们慢慢地不再满足于每天听故事,开始想要自己阅读。我班两极分化比较严重,识字量少的孩子开始时拿着一本书乱翻了一早上,也没什么收获,我及时向他们推荐阅读短小的带注音的文章,每篇文章大约几十到100字,慢慢地根据自己的识字水平逐渐阅读篇幅长的文章,内容多是生动活泼的小故事,学生非常感兴趣,既提高了阅读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拼读能力,日复一日,他们的成就感越来越强。识字量大的孩子已经可以读无拼音的《西游记》、《中国古代民间故事》、《三国演义》 等书了,他们能自由选择自己想读的书。


03

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读书热情


很多研究表明,有选择地学习《弟子规》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班里有个孩子记忆力非常强,弟子规学得也很扎实,就是特别地以自我为中心,随便说话,随便下座位。于是我借机请他当领读小班长,潜移默化地强调纪律,现在的他已经进步很多了。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形成阅读习惯。就这样,班里的读书氛围渐渐浓郁,孩子们的朗读水平、表达水平也在日益提高。


图片


04

家校手拉手,共创和谐的中华文化传播氛围


学校一二年级的学生没有书面作业,因此,读书就成了促进孩子们成长的重要途径,我们每天的重要作业之一。这就需要家长的配合,才能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读书氛围。


(1)新生家长会上的读书动员


开学的新生家长会上,我强调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因为有执教高年级的经验,我就告诉家长,在我执教的孩子中,读书多的孩子在知识的理解,各科的学习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以此,在家长的思想上激起一点浪花,引起一定的震动,从而让家长们在思想上有足够的认识。


(2)读书计划的共同制定


家长会上,我们共同制定了我班的读书计划。家长坚持每天给孩子读一个故事。在家长读完故事后,要让孩子自己再把故事复述一遍,最后,试着让他们说说自己从故事中学到了什么,这样能锻炼孩子的阅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我建议家长,在孩子讲故事的过程中,不要给孩子任何负担,要耐心地当一名听众,鼓励孩子去说,哪怕孩子说得不完整,也要及时表扬。精彩的故事为孩子们认识世界打开了又一扇窗,每天的复述也使他们积累了丰富的语言。


图片

(3)强调家长的榜样作用


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我还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一起交流。让孩子看见你们在经常看书报。跟其他所有的事情一样,孩子的动作是模仿父母的。如果孩子看见家长重视阅读,他也会重视。即使他不会看书,也会知道读书是家里一件重要的事情。


经典阅读活动的有序开展,让我们的花儿们静了下来,有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促进了班级的健康发展,为各种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没有说教,道理自在书中。班里文明有礼的孩子越来越多了;各种活动参与率越来越高了;学习的气氛越来越浓厚了;尤其是课间追跑打闹的越来越少了。


图片


二、依托专题活动,提升阅读时效性,

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高年级的孩子自主阅读能力越来越来越强,但如果说上学时同学们互相影响还能坚持阅读,可马上就要放寒假了,很多学生要去旅游,去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家,怎样让他们继续坚持阅读呢。我多方取经,终于有了一个好办法——阅读打卡制度。同学们每天把自己的阅读书目、阅读页数、阅读心得晒在群里,既是督促,也是交流。 我也和孩子们一起加入了阅读打卡的队伍。


四年级寒假时,班级同学和老师一起开始啃《西游记》原著了。之所以说是啃,因为里面有很多晦涩难懂的古文,还有很多的生僻字,老师在阅读时旁边都要放一本字典,学生读起来就更困难了。有的家长反映孩子实在看不下去,觉得读一页都很费劲。我说没关系,不必精读,可以连蒙带猜、连滚爬地读。我还为孩子们请来了人大附中初中语文优秀教师李霞,为孩子们上了一节精彩的导读课。同学们在继续阅读《西游记》过程中,不仅经常在班级中交流阅读感受,还在同年级老师邀请下,到其他班去介绍开心阅读《西游记》原著的经验。


不仅如此,孩子们还创编了《西游记》中的内容,在中关村街道和海淀学区联合开展的《书香传经典 文化中关村》活动中代表人大实验小学上演了一台高质量的舞台剧,获得了董浩叔叔的赞扬。并在学校四月底开展的读书节活动中,再次为全校学生展演了这个舞台剧。


图片


三、发挥骨干班主任的辐射作用,

带领更多的人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01

学生讲坛

无论多忙,每学期我都会组织至少两次全体学生的讲坛活动,每个学生都会选自己喜欢的传统文化的话题来与大家分享,久而久之,孩子们越来越习惯大胆地在人前讲话了。他们能代表班级,去各班宣讲。


02

年级各种展示


作为年级组长和教研组长,我也能组织年级配合学校读书节活动,开始中华文化传播活动。比如吟诵诗歌,比如诗歌情景剧等等。


03

引领青年教师


在对学校青年班主任培训的时候,我也注重强调传统文化教学与传播对于班级建设的重要作用。重视鼓励年轻老师在班级中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指导他们参加各种展示互动,传播我校的先进教育方法。


图片


04

区域影响


我自己也能应兄弟学校邀请,去做相关的讲座,还给来我校参观学习的校长团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经验报告。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我校特别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实践。先后三次打磨一到六年级的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在马敬主任带领的语文团队开展的经典诵读的大氛围下,我还带领年级和班级相继开展了好几个与阅读有关的语文实践活动,如每学期的经典诵读展示、古诗词大赛等等,很好地落实了我校的晨诵、午读、暮省的思想,也促进了传统文化在我校师生和家长心中扎下了深深的根。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培养了孩子们阅读的好习惯,给了孩子们无尽的知识、丰富的世界。阅读改变一生,阅读改变一个民族。我们会进一步推动家庭阅读,为营造社会阅读氛围尽一点绵薄之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发展。


图片


图片

专栏

敬德说师

供稿 | 敬   德

责编 | 杨惠芬
          冬    冬

美编 | 水芙蓉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