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教师说文化:用木匠的眼光看学生 ——从孔子 “因材施教”说起

时间:2021-09-17 浏览:159
图片


作为一名教师,在阅读《论语》时,相信大家都免不了要遇到“因材施教”这个思想。很多时候,我们对学生的期待是:孩子是“才”,因其“才华”而去施行教育。但是实际上,这个“才”字,是一种寄托了美好希冀的主观预判。


因为我们的孩子,不见得有我们期待的“才”华,而只是有“材”。“才”的原意就是木材、材料,所谓 “材”,最重要的一点是,该有可用的地方,该有可以雕琢的角度。如果抱着这样的念头,重新理解孔子说的“有教无类”,的确,每个孩子都该是充满希望和未来的。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案例,就是想从具体的实践中,找一找“因材施教”的方法。

 

小冯是我们班的生物课代表、体委,他是个体育生,练田径,每天早来晚走,但除了“运动会”,几乎一直默默无闻。其实我注意到他的能力,是他黑板擦得好。我们班的值日项目,是按人头划分的,小冯个子高,自己选了擦黑板,从此课前几乎就再没出现没擦的情况。大概是我有意无意表扬他了几次,我突然发现这个孩子干劲儿来了。


老师们可以想一想,这件事挺有意思,鼓励黑板擦得好也能带动学习吗?疫情复课之后,班里剩他一个生物课代表,我问他:“生物这摊活儿,我给你找个帮手吧。”小冯这个孩子是个慢性子,收作业特别慢,但是他当即反对:“老师,不用不用,这事儿只能我一个人,您别管了。”我就质疑:“你收得太慢,生物老师……”他对我说:“咱们生物老师跨初高中,作业我得整明白再送去。”


我当时半信半疑地同意了。开始观察他,发现这个孩子利用早晨和课间,一本一本查,写得不好的就直接给退回去,限时让补上;遇到抄作业的学生,他就直接把抄的作业划了,让重做。在考试前,各班都开始了线上家长会,我们班是让课代表给后进生指出问题,布置复习任务,大家看,这就是小冯给大家的任务清单。


图片

 

小冯用不同颜色代表知识重点程度列提纲,把复习思路说得清楚明白,还真有点儿小老师的风范。期中考试这个孩子生物得了96分,年级排名18,总分排名提高了91名,而且我们班的生物成绩在年级一直名列前茅。


那么,是什么促成了小冯的成长呢?是老师的信任和表扬吗?如果是,也只能算外因的契机。


孔子曾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讲的是一个人在社会做事,不担心没有职位,只是担心立身处世的修养不到家。小冯之所以成长,就是因为他对自己开始有要求,要求自己忠于职守,无论是擦黑板还是课代表,都是如此,这是孩子心里自己生成的要求,这个劲儿可就大了。


儒家人生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教会人们应该怎样生活,如何做人。孔子说:“修己以安人”,从大了讲是君主如何做君主,从小了讲就是每个都得在心里有杆“道德理性”的秤。所谓“我欲仁,斯仁至矣”,人的内在价值感和外在价值之间是有重要联系的。小冯当然还不能理解“内圣外王”的道理,但是他的成长恰恰证明了教育的可行之处,绝不仅仅在于求诸学生的才智,而更在于,教师要去唤醒每个学生内心“求诸己”的愿望。


其实孔子就是这样做的。沂水春风之中,师徒几人,谈论志向。孔子肯定了公西赤学做礼官的虔诚心态,更借曾点的话谈及自己传道育人的幸福。子夏和子贡从《诗经》中解释做人的道理,同样得到了孔子的认同。


每个学生都有其内在的气质,从他们不同的气质出发理解他们,再寻找生活中的契机,就像小冯黑板擦得好一样,去发现和唤起他们对于纯净精神的思考和渴慕,对道德之美的探求与坚定,用最朴质的方式去叩响那扇精神世界的门——“咚咚、咚咚”,或许正是夫子教给我们的“因材施教”的方法。


我们教师可以做的,就是努力发现和理解每个学生最质朴的表象和气质,就像木匠用手“摩挲”每块木料那样,思考每块“材”的特质,然后找寻机会,甚至创造机会去告诉他们:“因为你拥有这个特点,所以你可以……”,“因为你是这样的孩子,所以请去试一试……” 今天可以和大家在一起交流学习《论语》的心得,我真的很开心,今天春光正好,是不是有点像当年的沂水岸边的“切磋琢磨”呢。

图片


图片

专栏

敬德学苑

供稿 | 敬   德

责编 | 谦   山

美编 | 冬   冬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