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丨先秦儒家的教育隐喻——雕琢隐喻

时间:2021-12-17 浏览:104

作者:黄睿,哲学博士,深圳市坪山区同心外国语学校一级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_

编者按:


先秦儒家擅长以隐喻的方式表达其教育哲学观点,先秦儒家的传世文献中主要使用植物、流水、旅行、雕琢四种隐喻来理解教育的本质。深圳市坪山区同心外国语学校一级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黄睿在《先秦儒家的教育隐喻及其当代意义》中指出了这些隐喻的优点和局限性,并对先秦儒家教育隐喻的当代意义加以分析比较。本文通过古典智慧反思现代的教育实践,非常具有启发性,特此分享给各位同仁。本文将分为四期推出。阅读上期文章,请点击《他山之石丨先秦儒家的教育隐喻——旅行隐喻


_


图片


1

雕琢隐喻


旅行隐喻强调老师不能强迫学生,当学生不愿意继续走或者偏离路线时,老师也无能为力。因此如果思想家对人性持有更悲观一些的态度,就会想让教育者有更强力的手段来塑造学习者。因此,先秦儒家也把教育比喻为手工业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的加工。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相比于前面三个隐喻,雕琢隐喻对学习者的能动性发挥得最少,对教育者的能动性发挥得最多。不过,即使在雕琢隐喻中,学习者也不是在教育中毫不起作用的。原材料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若原材料实在太糟糕,即是最好的匠人也无可奈何,正如孔子看到学生白天睡大觉时所说的气话那样: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论语・公冶长》


 图片


原材料与植物种子、流水的区别在于:它不仅不可能自发地成长为我们想要的产品,甚至也不具有想成为产品的愿望或动力。教育要得以实现,需要人强迫原材料去服从一个人为提供的标准(绳墨);在此过程中,需要运用一些人为塑造其形态的工具(檃栝):


故檃栝之生,为枸木也;绳墨之起,为不直也;立君上,明礼义,为性恶也。

——《荀子・性恶》


荀子认为人能成为一个文明人,主要不是靠其动物本能,而是靠社会文化的陶冶。由于人类生活在复杂的社会中,要成为一个“有用”的人,需要具有社会所需要的属性,例如木材要“正直”、铁工具要‍“锋利”,等。这两者似乎正是用来隐喻人的‍“道德”和‍“知识”两大素养。人以其天然的动物性,不可能具备如此复杂的属性,因此道德和知识一定是受教育的结果: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人所需要学习的道德和知识,都是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属于‍“伪”。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性”理解为原材料,而‍“伪”是教育的影响,两者结合才成为一个完善的人:


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

——《荀子・礼论》


 图片


不过,雕琢的结果是把原材料变成了人类想要的样子。从人类的角度看原材料变得‍“美”了,但从原材料自身的角度来看,也许觉得天性受到了伤残。因此,孟子才反对告子把人性说成杞柳。因为如果人性是杞柳,岂不是要伤害杞柳才能将它做成桮桊?这么说,教育就是对人的伤害了!


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桊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桊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桊,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

——《孟子・告子上》


孟子在与告子的这一论辩中,由于对人自然本性的珍重,而站到了更接近道家的位置上。如庄子的教育哲学就强烈反对雕琢的隐喻,认为人身上那种不过多思虑谋划的本真性才是宝贵的,而任何雕琢总是使人过于复杂,使心智陷溺于狡诈和竞争中。对道家来说,教育不仅不是雕琢,反而是让学习者从雕琢的形态返回到一开始的原材料形态。雕琢隐喻最大的局限就在于学习者发挥能动性的空间几乎降到了零。因此庄子更推崇王骀那种“无形而心成”(《庄子・德充符》),即不对学生进行刻意形塑,却潜移默化地造成了改变的教育。


 图片


2

从雕琢隐喻反思培养的同质化


将教育看作是对学生的“塑造”,这一点古今没有太大的区别。不过,制造业的形态在古今却有了巨大的变化。在当代,制造业的理想是建立高度精密完善的“品控”体系,即确保生产出的产品在各项属性上是基本一致的,即“一个模子印出来的”。反映在教育中,我们所制定的课程标准是适用于所有学生的,而(至少在中小学阶段)所有学生也是按同一套课程方案培养出来的,教育行政部门开展“教育质量监测”“质检考”等,都将学生看作标准化的产品。然而在先秦时代,手工业者虽然在制造时要对材料进行雕琢,但也要发挥材料的特长。有些木材适合当柱子、有些适合做门窗,有些适合做舟船,匠人大概是先观察材料的性质,才将其做成合适的物品。因此才有《庄子》中匠人对栎树的这一番评论:


散木也,以为舟则沈,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

——《庄子・人间世》


 图片


因此庄子虽然原则上反对雕琢,但如果有一种雕琢是他所赞赏的,那就是完全顺着原材料自身的形态和性质来雕刻。因此《庄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工匠梓庆将一整块木头雕刻成钟鼓架,做成之后大家一看,都惊奇地以为是鬼神造出来的。当别人问他背后的诀窍时,他指出他先完成了自我的修炼,然后:


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然后成见鐻,然后加手焉;不然则已。则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与?

——《庄子・达生》


梓庆先观察树木的天然质性,直到找到一棵形态合适到了极致的树木,仿佛能在那棵树之中直接看出钟鼓架的形状。然后才用手去进行加工。这样制造出来的钟鼓架,是顺着木材的自然本性来加工。因此,教育的最高理想也是通过对每个学生性格才具的评估,帮助他们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涯规划,再基于个体生涯规划去学习所需的知识技能。例如对于喜欢争辩而正义感强的学生,不如鼓励他们学习法律而从事律师工作;对于做事细致周全的孩子,可以让他们接触酒店管理、物业管理等行业;对于喜欢阅读但不善口头交际的少年,则可以引导他们了解作家、编辑、学者等职业。一旦学生将自己视为一个未来的优秀律师、酒店经理或作家,明白了知识对自己未来的作用之后,再将他们的兴趣带回当下一点一滴基础知识的学习,不就像梓庆削木一样,找到了最合适的那棵树,只需要雕琢一点细节就可以了吗?


 图片


(注:黄睿老师《先秦儒家的教育隐喻及其当代意义》一文被收入“书院文化传承与教育改革创新高峰论坛暨第七届全国书院高峰论坛文集”)


图片

专栏

他山之石

供稿 | 敬   德

责编 | 冬   冬

美编 | 水芙蓉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