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传播奖∣赓续国粹,点亮未来

时间:2021-12-23 浏览:151

 编者按:

图片


第三届海淀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奖”共评选出36名获奖者,获奖的干部、教师们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播火者”  “实践者”,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做出了突出贡献……



 图片

郭利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奖  获奖者


郭利军,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副校长,中国共产党党员,负责学校的新闻宣传、招生、安全、传统文化教育等工作。被评为2020年海淀区育人先进个人,负责的课题《十二年一贯制中华传统文化课程》2020年被海淀区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评为“海淀区语言文字优秀项目”,参与的课题《基于中国灵魂国际视野下十二年一贯制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获2017年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课题《十二年一贯制“世纪课程”的构建与实施》在2016-2017学年度海淀区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获奖感言


“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的演讲中,将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与追逐中国梦紧紧联系在一起。身处国际教育环境,面对即将走出国门的学子,教育者理当勇挑重担,点燃学子对传统文化的深情厚爱,为他们的灵魂烙上“中国印”,使其昂首挺胸走出去,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祖国需要时,又能义无反顾地回归故土、反哺家乡。赓续国粹,点亮未来,这是我们的使命和担当。

图片


图片


在国际学校深耕传统文化教育,或许会有人说这是在走秀,但我却有不一样的理解。正是因为学生将来可能会走出国门,所以才更要把他们的“根”留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该如何将这一片星海送入孩子们怀中?如何将这项教育真正落地,而不是流于形式,让孩子们从中得到滋养?这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我在成长过程中,陆续对朗诵、书法、京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这也只是浩瀚文化的一星半点。在敬德书院认真学习书法艺术,在仔细揣摩校训“做豪迈的中国人”时,我逐渐意识到,我们需要搭建一座“扶梯”,载着孩子们循序渐进,让传统文化之花与他们一起长大。于是,我们设立了十二年一贯制《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梳理传统文化内容,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认知水平,从四个维度构建了四大课程体系:《传统经典课程》——树立民族文化自信;《文化修养课程》——积淀民族文化底蕴;《华夏寻根课程》——培养民族文化认同;《名家启迪课程》——理解民族文化精髓。


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的很多老师都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他们根据自身的优势为孩子们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课程。我在日常政务之余,从自身特长出发,开发了学校的三个精品项目:清明诗会、上巳节笔会、京剧兴趣班。


图片


清明诗会,弘扬传统文化,激发师生家国情怀


清明节的习俗寄托着华夏子女怀念先祖、追思故人的情怀,传承着数千年的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自2016年开始,每年清明节前夕,我都会组织师生筹备“清明诗会”,结合时事精心策划诗会主题,研究诗会风格,牺牲休息时间用心指导每一位老师、学生的朗诵细节,每年都为全校师生奉上了一场视听盛宴、给大家带来灵魂的震撼和心灵洗礼。“缅怀先烈”“思念亲友”“春和景明”“生命与怀想”等主题篇章,为孩子们创造和建立一个“诗性的世界”,不仅让这些经典诗词绽放异彩,更让孩子们永远热爱脚下的土地,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祖国,并能肩负责任,做豪迈的中国人。针对教师,策划“课本中的经典音乐朗诵会”,让老师们一起在经典中致敬大师、重温岁月,提升思想境界。


2021年清明节前夕,我带领老师们策划了《百年征程 信念永恒——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音乐朗诵会》,朗诵会分为“开天辟地”“盛世中国”篇,在老师们深情朗诵《红船的方向》《鲜花盛开的坟茔》《山谷里的回声》《红岩魂》《为人民服务》时,全体教职工重温了那段峥嵘岁月,唤起爱党爱国的热情。在《谁是最可爱的人》《等待》《最后一分钟》《这个人》《英雄》《中国英雄与中国力量》中,人们缅怀抗美援朝战士、两弹元勋邓稼先、敬爱的周总理、誓死捍卫国土的戍边将士,重温香港回归的重要时刻,讴歌战“疫”中的逆行天使。一章章经典篇目,让老师们重温了新中国重要的历史时刻。这一届清明诗会,既弘扬了传统文化,也激发了师生强烈的家国情怀。


图片


上巳书法节,传承书法文脉,落实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我热爱书法艺术,在自己研习书法的同时,2017年,开创了学校的“上巳节”笔会,这项活动是在学校《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框架下实施的。每年组织中小学生在农历三月初三,共同临帖,研习经典,聆听书法教授讲解书法的雅与俗,传承书法文脉,落实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在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中,陶冶性灵、开阔心胸、端正品行,增长智慧,塑造中国灵魂。为了让书法艺术走进学生心灵,我举办讲座,围绕《从兰亭到碑林》,让学生增长书法知识,提高艺术修养。一以贯之,崇贤敬德,讲述着书法艺术的星汉灿烂。书法有法,岁月留声,承载着民族精神的心手相传。在积极弘扬书法艺术的过程中,我们向中小学生展示了传统艺术的魅力。


图片


引进京剧兴趣课,挖掘传统艺术之美


业余时间,我特别喜欢聆听国粹——京剧,并积极推动学校引进京剧教学。从2018年开始,我联合小学科任组教师一起调研京剧教学的可行性,并在学生、家长中间通过电话访问、会谈等形式了解京剧艺术的受欢迎程度。经调查发现,很多家庭有热爱传统艺术的背景,并积极呼吁学校开设京剧兴趣班。于是,和科任组教师一起联系开展京剧教学的教师,研究课程实施框架,制定课程计划目标等,2019年,京剧正式走入小学部,成为广受小学生喜爱的兴趣课之一。在学校年会、六一儿童艺术节等文艺汇演的前期,我认真指导京剧课的小学生们准备节目,在细节上纠正他们的动作、唱腔、表情、服装等等,孩子们也收获了很多专业知识和技能,品味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孩子们化身“生旦净末丑”在学校重要的表演舞台上盛装亮相,在全校范围内大力弘扬了传统艺术,赢得了广大师生的高度好评。


每一次活动,都是一场盛宴,我和学生、老师们沉浸在传统文化的海洋里,久久不愿离开。传统文化之于我们,就像一座随身携带的精神花园,滋养、润泽着我们砥砺前行。我时常在想,为什么华夏文明历经数千年风雨而不倒,为什么炎黄子孙久经磨难却生生不息?因为璨若星河的传统文化挺起了古老民族的脊梁,激励着华夏儿女奔赴一个又一个崭新的梦想。习总书记描绘的“中国梦”里,一定有传统文化绚烂的色彩!


图片


图片

专栏

敬德说师

供稿 | 敬   德

责编 | 杨惠芬
          冬    冬

美编 | 水芙蓉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