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件事上,我们不求轰轰烈烈,只求不绝如缕

时间:2020-04-28 浏览:766

阅读分享

分享

是一种动力

是一种关爱

是一种美德

欢迎将本文分享给

教师  专业研究人员


书院是中国历史上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组织。它萌芽、肇始于唐代,定型、兴盛于宋代,普及于明清,最终在清末因改制而退出历史舞台。在一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书院虽历经曲折,但就总体趋势而言,则一直呈不断发展之势。到清代书院发展的鼎盛时期,书院总数达4000多所,遍及全国城乡。


多年来,有关书院的研究已蔚为大观,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书院史、书院制度、书院文化等方面。我们从纷繁复杂的史料记载中可以看到,书院作为文化载体,与儒学、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



01

书院发展是多元互动的结果


历代书院的发展,都是多种社会力量交互、促进作用下的结果。书院从最初的个人结庐读书治学之所和简单的讲学之地,而后成为动辄成百上千的声势浩大的教学之所,以及名士雅集、著书立说的学术研究中心。这一步步的发展都证明了,书院作为一种向外辐射的文化现象,也是投身其中的人的共同作用结果,其中统治者的重视及各级官员的支持是推动古代书院的重要力量,同样,来自民间的力量,诸如家族、士人、商人等,他们对书院的发展作出的贡献也是不容忽视。


岳麓书院创建于北宋开宝九年(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由官府捐资兴建,正式创立岳麓书院。嗣后,历经宋、元、明、清各代,至清末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改为湖南高等学堂。千百年来弦歌不绝,曾留下朱张会讲的千古佳话,也曾培养出如王夫之、魏源、曾国藩、郭嵩焘、杨昌济等杰出人物。



复性书院创建于1939年,位于四川乐山。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为保存民族文化而开办的一所学校,由马一浮先生主持。书院从1939年9月15日开始讲学,到1941年5月25日停止讲学,前后共一年零八个月。直至1946年春,马先生才与弟子将书院迁往杭州,专以刻印经书为事,再未公开招生。如今已有各式各样的现代书院出现并存在,而且儒家文化教育也在整个东亚地区得到广泛的开展。半个世纪前马先生创办复性书院,推广儒家教育,对此起了先行者的作用。



02

书院重新进入国人的视野


近年来,国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断增强,人们也重新发现了书院的价值所在与其并未消竭的生命力。在新的形势下,书院已然迎来了国人崭新的目光审视。在叩问书院这种古老的文化传播载体在传统文化传承和传播中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这个问题上,楼宇烈教授曾给出这样的回答:




太多了……当然书院从形式上来讲就是来传播传统文化的,但是因为书院本身情况变化也很大,特别是现在书院变化更大了,过去书院基本上是一个成人教育,主动来求学的,现在书院形式很多,有的像过去那样,基本上就是办一些成人的讲座教育,讲传统文化的,这是一种,还有一些是培训班式的,那么还有一大批其实是提供基础教育服务,就像过去的私塾学堂一样。现在书院的样式比较多,总体上来讲是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我们要认清楚这一点,不能替代学校教育,也不能替代社会教育,我们需要做个补充,补充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不足,从这个定位来做,不能够脱离社会。另外,书院是否能够在师德这个方面做出一个表率来呢?书院好比一个家庭,家庭里面我们要求家长以身作则,书院里面当然就要求教师以身作则,......




在林木葱茏的海淀北部的鹫峰南麓,一座传统的四合院掩映其中,青瓦灰墙,绿棂红窗,寿石竹林,椿萱丁香,古典厚重的气息中又不失灵动雅致。2014年9月28日,海淀敬德书院正式成立,是海淀区教委创办的非营利性事业单位。敬德书院以“进德为本,诚敬致用”为院训,继承传统书院“育人重品德、课程重思辨、学习重讨论、教授重义理、学术重并蓄”的治学思想,结合中小学实际需求,确立了自己的办院宗旨:秉承中华文化精髓,兼容古今治学之道,肩负人文教育使命,培育立身行道之人。书院先后延请学界建树丰厚的学者组成学术委员会,遍邀名家大师来此讲学论道。


敬德书院


尼山圣源书院坐落于孔子诞生地——尼山,此地山环水绕,丛林郁郁,自然造化,钟灵毓秀。该书院是一个开放的文化学术教育机构,由海内外学界知名学者和社会贤达发起创立,以弘扬儒家文化为主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和谐,人类文明进步为旨归,“弘道明德、博学笃行”为院训。2008年10月,书院揭牌成立,举办了一系列的高端学术会议,踏实开展了理论研究、培训普及、文化交流工作,影响日广。目前,该书院已成为大陆复兴中华文化的高地,海内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在中华文化复兴大业中将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尼山圣源书院


03

书院深刻影响着地域文化


我们深知书院和地域文化发展是紧密相连的,书院的发展和当地文化的发展是可以相互联动的。在人才培养上,书院就其独特的教育方式和内容,可以培养造就大批人才,为地方文化的发展注入人才动力;在学术研究上,书院的研修活动可以提升地域学派的思想学术水平;在文化格局上,书院也不同程度地影响、改变地域文化的地理格局;在文化传播上,书院的藏书、刻书等活动也一直在促进地方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由唐以迄晚清,书院教育为古代教育、学术、文化、出版、藏书等事业的发展,对学风士气、民俗风情的培植,国民思维习惯、伦常观念的养成等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书院的发展史表明,凡书院昌盛之时,亦是文化繁荣之期。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庐山五老峰南麓,肇始于唐,办国学于五代,定名于北宋刺赐,宏大于南宋朱熹之复兴,传承于元,邵隆于明清,千有余年。白鹿洞书院历史上经历了九次修复,每一次修复都是一次复兴,它为传播文化、发展教育、繁荣学术、培养人才作出了突出贡献。


淳熙五年(1178年),宋孝宗任朱熹知南康军兼管内劝农事。次年十月,朱熹找到白鹿洞书院的废址,并为白鹿洞书院的恢复殚精竭虑,曾自兼洞主,延请名师,充实图书,还请皇帝勅额,赐御书。还置办学田,供养贫穷学子,并亲自订立学规,即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白鹿洞书院教规》。此教规成为后续中国封建社会700年书院办学的模式,为世界教育界瞩目,也是国内外教育家研究教育制度的重要课题。 


白鹿洞书院


04

书院精神的时代呼唤


书院作为一种主要的文化教学组织延续了一千多年之久。书院通过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创新和传播高深学问,产生了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书院精伸,这是一种经过千余年的传承与创新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价值取向。著名书院学者朱汉民先生曾指出:价值关怀与知识追求的统一应是其中最重要的。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创办和主持书院的士人将儒家的“道”作为追求目标。其一,以 “道”修身,完善自我人格, 即所谓 “格物、 致知、 正心、 诚意、修身”;其二,以 “道”治世,完善社会秩序,即所谓的 “齐家、治国、平天下”。



士人创办书院之意在于“以俟四方之士有志于学而不屑于课试之业者居之”。即书院的宗旨在于“有志于为已”和“欲成就人才,以传道而济斯民也”,而决非“使子群居佚谭,但为决科利禄”或“使子习为言语文词之工”。清代儒者朱用纯在《训俗遗规·劝言》中的一段话:




要知圣贤之书,不是为后世中举人进士而设,是教千万世做好人,直至于大圣大贤。所以读一句书,便要反之于身,我能如是否。做一件事,便要合之于书,古人是如何,此才是读书。若只浮浮泛泛,胸中记得几句古书,出口说得几句雅话,未足为佳也。




同时,也要认识到儒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强调道的信仰必须建立在知识追求的基础之上。所以,书院成为宋代以后新儒家学者探讨高深学问的地方。以阐释人的意义、社会的和谐、天下的治理为核心的经、史、子、集之学是古代中国的高深学问。北宋中后期,新儒学和书院的结合不仅使新儒学获得发展的依托,而且也使书院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书院因之转型为新儒学的研究和传播基地,创新和传播高深学问是书院最典型标志之一。



中国书院的最大特点,就是体现出价值关怀与知识追求统一的精神。既然道的信仰必须建立在知的追求基础之上,那么,求道与求学是统一的。一方面,书院求道的价值关怀体现出对人格理想和社会理想的追求,但这种人文关怀是建立在知识理性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书院的知识追求不是为知识而知识,学术创新总是以探求儒家之道的价值关怀为目的。如程朱新儒学通过重新阐释儒家经典,打破汉唐经师对儒家经典解释的垄断地位;王阳明、湛若水新儒学则是试图突破程朱新儒学的 “支离”,提出了 “心即理”“致良知”的学术主张。这一学风变化过程,既是为了求学,更是为了求道。书院教育强调自我道德完善和治国平天下的能力统一,体现出书院的价值关怀与知识追求统一的精神。著名学者张栻提出书院应该 “传道而济斯民”,就体现出价值关怀与知识追求统一的精神。


这种精神集中表现在书院的建设与育人全过程,书院对个人的塑造,对社会的影响对国家的担当,通过教导、熏染、培养如水般柔弱、无形,却能在国难危亡、社会崩塌之际化为铮铮寒冰,展示独具的傲骨和气节。这份刻入文化灵魂的正气,让书院在育人时无不重视修德,无不重视修身,无不重视君子人格的修养。于是,无数书院学子不论富贵还是清贫,不论英雄还是凡人,不论高居庙堂还是退守书斋,始终意诚心正、修身以正、率身以正,始终行走正道、传播正义、弘扬正气。



05

书院发展需要现代意识


目前,社会上正流行着书院这种传播中华文化的载体,作为书院人,如何立足于现代意识、现代需求,以及现代性的处境之中认识书院教育、书院发展?或许,我们可以从楼宇烈教授的这番话中得到启示:




对传统文化的传播我不主张轰轰烈烈,我只求不绝如缕。不求轰轰烈烈,因为一轰轰烈烈就容易鱼龙混杂,而且有可能造成许多难以挽回的后果。现在人听反面的东西津津乐道,正面的东西一闪而过,忘得快极了,而且也看不进去,这就是大问题,所以小范围的有什么不好呢?我们一传十,十传百,一个好老师如果有一个特别优秀的学生能够传承,那就可以了,有两个就是奢望了,有三个就是大成就了。总的来讲,我不主张搞轰轰烈烈,我们还是要踏踏实实地做工作,能够不绝如缕就好。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