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齐勇:与仁同行,与义共处——礼乐文明中的道德理性和君子人格

时间:2020-01-13 浏览:701

阅读分享


分享

是一种动力

是一种关爱

是一种美德

欢迎将本文分享给

教师  高中生



编者按:

敬德书院2015年邀请郭齐勇教授担任中华·敬德读书会经典导读专家,在书院主讲《论语·里仁第四》《论语·公冶长第五》。郭教授丰厚的学识、精彩的授课为读书会学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郭教授《儒家礼乐文明的人文精神及其现代意义》一文刊发于《国际儒学论丛》2017年第2期。文章对礼乐文明中的道德理性和君子人格所进行的阐发给人深刻的启示,现节选部分内容,编辑成微文与您分享......




 

 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  郭齐勇



儒者应该把忠信作为甲胄,把礼义作为盾牌,与仁同行,与义共处。


儒者生活在现代,却与古人的意趣相合,即“儒有今人与居,古人与稽;今世行之,后世以为楷”。


我们在建设现代公民社会、培养公民自由人格的过程中,尤其需要调动儒家修养身心和涵养性情的文化资源。


01

儒者的高贵品行皆以“仁德”为本



《礼记·表记》中的“表”指标准,是以仁德为标准。《礼记·儒行》记载了孔子论述儒者高贵品行的内容,皆以仁德为本。其中讲到澡身浴德、特立独行、见死而不更其守、可亲而不可劫、可近而不可迫、可杀而不可辱、儒家志不可夺等刚毅品格,在如今太缺乏了。







儒有忠信以为甲胄,礼义以为干橹,戴仁而行,抱义而处。







儒者应该把忠信作为甲胄,把礼义作为盾牌,与仁同行,与义共处。







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不祈土地,立义以为土地;不祈多积,多文以为富。







儒者不以金玉为宝,把忠信当作宝贝,不祈求多得土地,而以道义作为立身之地,不祈求多积财富,而以学识广博为富有。



儒者生活在现代,却与古人的意趣相合,即“儒有今人与居,古人与稽;今世行之,后世以为楷”。即儒者在现代社会的行为可以成为后世的楷模。若有君子身处逆境,没有人援引,没有人推举,一些奸佞的人结伙陷害他,他的生命可能存在危险,然而他的志操却毫不动摇,虽处于险境,举动行事仍然坚守着自己的志向,念念不忘百姓的疾苦。儒者忧国忧民的心就是这样的。


儒者广博的学习无止境,切实的实行不满足,隐居独处时不淫邪放纵,被国君重用时,不会失态困窘。以礼待人,以和为贵,有忠信的美德,有从容的风度,仰慕贤能而又包容众人,有时可以隐藏自己方正的棱角而依随众庶,有如房瓦之垒合。儒者宽厚容众如此,但又不失其刚毅、刚强、刚健的品格。


所以,熊十力先生、钱穆先生都很重视《礼记·儒行》。三礼中关于人格教养和人格成长,特别是君子人格养成的智慧,体现了儒家文明的特点。



02

儒家教育的内核是“成德之教”



儒家教育是多样的、全面的,它的内核是成德之教,尤其是培养君子成圣成贤;它的方法是用礼乐、六艺浸润身心,用自我教育调节性情心灵;它的功能是改善政治与风俗,美政美俗;它的特点是不脱离平凡的生活,是知行合一、内外合一的一种体验。所以,我们在建设现代公民社会、培养公民的自由人格的过程中,尤其需要调动儒家修养身心和涵养性情的文化资源。


忠信是礼的基本精神,义理就是礼的规矩仪式。这就是《礼记·礼器》里面讲的:







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







礼有本有文,“故礼义也者,人之大端也”。


《礼记·礼运》里面讲:







所以讲信修睦,而固人之肌肤之会,筋骸之束也。所以养生送死,事鬼神之大端也。







这样来达天道、顺人情。《礼记·礼运》强调的是礼在人的人格成长和治理国政方面的重要性。我们强调的是礼的功用,是治理人情。


礼是义之实,义是仁之节,仁是义之本。治国不以礼,就像耕田却没有耒耜一样;“为礼不本于义”,就像耕了田却不播种一样;“为义而不讲之以学”,就像播种了却不去耨田一样;“讲之于学而不合之以仁”,就像耨田后却没有收获一样;“合之以仁而不安之以乐”,就像有收获却不食用一样;“安之以乐而不达于顺”,就像吃了而不生长一样。以上是说,在人格成长、治理人情的过程中,要以礼义、以这些德目来要求自己,一定要有收获。


《礼记·礼运》对人的界定,是把人放在天地之中的。尽管人是天地中最灵秀的生物,是具有终极信念的生物,但人又是在自然生态序列中的人,是治理的主要对象。所以,“人情以为田,故人以为奥也”。要用礼来节制人过分的欲望、欲念。这里对人的界定,是以礼义、仁德为中心,而人应当是道德的人。这里强调了治国之本。在礼的规范中,重要的是道德仁义的精神,它是礼义规范中的主要精神。



03

儒家思想中的“道德之治”



我们讲的道德教化,当然首先是精英阶层自身的一种道德修为。但同时也要重视教化。如《礼记·王制》里面讲到了六礼、七教、八政。司徒之官的使命是节民性、兴民德。要通过节民性、兴民德,促进人文教育,发挥退休官员、乡间贤达的作用,运用射礼、乡饮酒礼,通过习礼来对民众、青年进行持续教化。


所以,司徒通过修习六礼(包括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乡饮酒礼和乡射礼)来节制民众的性情,通过讲明七教(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等伦理)来提高人们的德行,通过整顿八政(饮食、衣服、技艺、器物品类、长度单位、容量单位、计数方法、物品规格等制度和规定) 来防止淫邪,通过规范道德来统一社会风俗,通过赡养老人来诱导人民孝敬长上,通过抚恤孤独的人来引导人们帮助贫困的人,通过尊重贤能的人使人们崇尚道德,摒除邪恶。实在屡教不改的人,再放逐到远方。由此可见,王制就是道德之治。



04

仁德之心的推扩:成己、成人、成物



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交往关系以及人自我的身心关系方面,儒家思想中有极其重要的资源,尤其是“修己及人”“将心比心”的“恕道”“推爱”“推恩”的方式,“爱有差等”的具体理性、实践理性。在实践“爱有差等”的过程中,我们恰好可以成就普爱。儒家强调的是在这种差等之爱中来推己及人。因为人不是上帝,只是一个具体的人,人的爱当然有差等。但是,儒家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倡导推己及人。所以,儒家强调的这种爱,强调人己关系、人物关系,是交互主体性的。这种爱有利于成己、成人、成物,是仁德之心推扩的一个过程。这相当于今天的人际交往和文明对话中的一些伦理,有其积极意义。


人的道德性又表现在社会治理上,尊重大众的权益,给予弱势群体最大的关爱,提供更多制度方面的保障,促进社会的和谐。教育公平是政治公平的基础。它使阶级、阶层间有合理的流动,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社会公正。这些都是礼学的真义。人应是一个有终极信念的人,当然要对底层的人有恻隐之心。人要在和天地万物的互动中不断地反省、调节自身。



(本文节选自郭齐勇《儒家礼乐文明的人文精神及其现代意义》,原文刊于《国际儒学论丛》2017年第2期。特此致谢!)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