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的路径、指向和境界 |《论语集注》

时间:2022-07-25 浏览:192
阅读经典的路径、指向和境界

文 | 郭万金


经典的路径:百读不厌与无限阐释
成就经典,重复阅读是必需的路径。作为限定的“重复”有着特殊的意义,无论声名高下,只被读过一次的作品永远无法称作经典。作为对象的“经典”,首要的条件,自然是经得起的这样的重复阅读——即是大家所常说的——百读不厌。
能够“百读”,自然需要有些“引人入胜”的本领,论其关键,则在“趣味”二字。梁启超亦言:“文学是人生最高尚的嗜好……文学的本质和作用,最主要的就是趣味。”(梁启超《〈晚清两大家诗钞〉题辞》)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第二》)以“无邪”作为《诗经》的基本关怀,落足处正是《诗序》所言的“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朱熹的阐释极是剀切:“凡《诗》之言,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其用归于使人得其情性之正而已。”“诗本性情,有邪有正,其为言既易知,吟咏之间,抑扬反复,其感人又易入。”“劝善惩恶”的价值取向,“皆归于正”的道德关怀正是“百读”题中必有之义。“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乐记·乐象》)真正令人“百读不厌”的阅读乐处当然不是“荡人心魄”的“情思摇曳”,而是使人凛然兴起、肃然起敬的“沉潜反复”。
所谓“不厌”,当有两层意思:一是不厌烦,一是不满足。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百遍往复,焉得“不厌”?东坡诗曰:“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特别拈出的“熟读深思”正是“不厌”的关键所在。
“凡是值得思考的事情,没有不是被思考过的;我们必须做的只是试图重新思考而已。”歌德的这句话应是不错的注脚。所谓“百读”即是“重新思考”,“不厌”处便是“值得思考”的价值所在,且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深层要求。
朱子的回答最是形象:“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头处即是根本所在、流水之始、意义之端。经典之根,深植于民族文化深处,故生意无穷。所谓“活水”则须在生命的流动中理解。
儒家经典之所载,在孔子之前约两千年;儒家经典之流传,在孔子之后约两千五百年。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正是在儒家经典的漫长传统中成就,从阅读到诠释,从训诂到义理,从“我注六经”到“六经注我”,经典及其阐释成为传统中国的“源头活水”,曲折而下,有过波澜壮阔,也曾不绝如缕,千载而下,论其文献,浩如烟海;溯其精神,无有穷尽。对于读者的教化关注,是传统经典阅读的一贯思路。
作为“源头活水”的经典,趣味纯正,有着永远无法穷尽的真理和意义,作为“熟读深思”的阐释自然是永恒无限的开放过程。“百读不厌”与“无限阐释”所呈现的正是过去和现在的沟通过程,“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经典的意义便是活在过去与现在之间的每一个当下。

图片

经典的指向:心灵回向与君子人格
《论语·学而篇》首章所揭示的是深刻的人格完善。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学之不厌,教之不倦”是孔子的自我定位,亦是其毕生用心用力所在。编撰者特意将这段文字选作《论语》首章,足见重视,应当有着开宗明义的宏观指向与进学立教的价值关怀。“学而时习之”的“学”与“习”不仅有着温故知新的知识积累,更有对知行合一的实践强调。《说文解字·习部》:“习,数飞也。”显然有反复实践的意味。人之为学,自当归于待人接物,立身行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以所学所悟之道贯彻于言行举止中,自然有得,这般德性实践之乐趣便是“悦”的境界。有所学,且能学以致用,闻一知十,知行合一,自然有所成就,闻名遐迩,非唯近者来学,亦有远人向慕。《广雅·释诂三》:“朋,类也,比也。”古之言朋,必以同道为念,“志同道合,便能引其类”(陈亮《与吕伯恭正字书》)。为学有德,令名远播,此种获得同道的认可便是“乐”的境界。虽然远近闻名,却有人不识,甚至质疑否定,此时的态度却是“不愠”。“愠,心有所郁积也。”(《集韵》)不愠,便是不恼不怒,无碍于心,此种境界,便非“悦”“乐”所局限,已进阶为“君子”矣,亦即西方学者所言的“自我实现”。
“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荀子此语正是对孔子“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的极佳阐释。“学以为己”是传统学问之道的核心理念与最高理想。因“悦”而“乐”,进而“君子”,逐层深入的人生之乐勾勒出了传统经典的树人路径,递相渐进的涵养功夫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颇有相同之处。首先是自我学习,在实践中得以提升、完善,而后获得了他人的高度认同,影响深远,但最高境界则是自我实现,不以他人的理解和赞同为目的,专注于自我的提升,完善君子人格,也就是《大学》所说的“止于至善”。
经典,作为知识与意义的统一体,从某种角度上讲,是一种“最好”的隐喻。所以“最好”,即因其指出了“至善”的目标,“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并不因目标的高远而中断学习的历程,经典之学,必反躬自身,“学以为己”是教化传统的精神所在,更是传统经典的永恒指向,因知识的渐进而至道德升华,在经典中完成境界的不断升华,增成心灵的自由圆足。

图片

经典的境界:知人论世与万世太平
经典因阅读而存在,因阐释而永恒。如果我们将阅读与阐释狭隘地限制于文本,停留于书本,那么,所呈现出的经典意义不过是作为符号的表层印迹;经典所指,在人格之养成,心灵之回向,但经典的境界却远非个人的自我成就可以规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易·恒》)经典的深层意义与永恒价值即是此种超越个人的天下化成。
阅读,就表面而言,似乎是个人行为;就深层而论,则是一种文化对话。通过文本世界的交往与理解,自我与他人、主体与客体、个人与社会等,以各种可能的方式结成了一个超越现实、超越个人、超越文本的文化世界,人的意义在文化世界得以完整、得以升华,而对经典所蕴之真正意义的汲取也因之永无止境。
假如世界上只剩下唯一的“我”,这个“我”虽然拥有整个世界,却毫无意义。人类的自我意义正是在他人的鉴照中进行并完成的。阅读经典,从某种意义而言,即是朋友的选择,作为阅读对象,可以无限阐释的经典无疑是最好的朋友,以之为镜,诵诗读书,便可“知人”,更可“明己”。
正如“经典”绝非了无生趣的文本一般,传统视域下的经典阅读自然不会止步于个人的“独善其身”,“知人论世”中的反身精神与当下意识已然表现出更为宏阔的历史指向与人文关怀。在“修齐治平”的传统路向中,“兼济天下”始终是历代读书人孜孜以求的不舍情怀。读书贵能读“志”,方可有益于身,有用于世。若论经典之“志”,宋儒张载著名的“横渠四句”或是最为剀切的答案: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四为”之下,包举宇内,囊括古今,因天地而万民,缘往圣而万世,安心立命,继往开来,气象雄浑,旨高意远,千古读书要义,尽在此中矣。
千百年间的重复阅读,曾不能穷尽经典之义,自非文辞的晦涩难懂。“奥险半平淡,文章悟境界。”文字深浅,皮外之象,斯义弘深,乃在境界。明白此理,自然不会将经典等同文字,自然也就明白了经典的永恒之道。
我们必须承认,我们正在经历一个经典传统的显著衰退期。对于中华民族而言,在特殊的情境下,尚未准备,便被迫卷入全球化的历程,在物质化进程中同样面临着人文精神的颠沛流离,在现代化转型中经历着传统被割裂的无序与虚无。对经典不以为然的当代社会,以其科学性、合理性、经验性、世俗性不断复制、同化、解构着“古已有之”的经典。今日的经典或许还存在于大学的课程中,却地位边缘,偶尔可以听到诵读的声音,却微弱乏力。当此中夏鼎沸,万物破碎,中心消解之时,捍卫经典,深根固本,自是当下所急,更是百年之计。对于“源头活水”的生态保持与净化,是一个民族必需的责任担当与文化自觉。
对于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当代守护,我们当然不能依靠西方强行塞入的科技理念、经济指标,我们需要的是中华本位的价值回归,我们渴望的是中华民族的充实光辉,在那里,经过历史洗练而有人文担当的经典,无疑是最为厚重的基石。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品读华夏经典,《论语》自是首选。
知人论世,若识孔子,司马迁的传记,自是首选。
若读《论语》,朱熹的集注,自是首选。
以上文字摘自《论语集注》之《编后语:关于经典》,文章段落小标题有修改
图片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最具影响、最有权威的《论语》古注——朱熹的《论语集注》,以及关于孔子的权威传记《史记·孔子世家》及其历代注解,并进行了严谨细致的编校。读经兼读古注,体现述而不作的传统;结合《孔子世家》来读《论语集注》,体现知人论世的传统。这是本书编校者的主要观点,也是本书的独特之处,借此使读者了解古人的诠释路径与理解取向,走近孔子,理解《论语》。

作者简介:
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其著作甚多,辑定《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四书教本。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