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丨先秦儒家的教育隐喻——流水隐喻

时间:2021-12-07 浏览:74

作者:黄睿,哲学博士,深圳市坪山区同心外国语学校一级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_

编者按:


先秦儒家擅长以隐喻的方式表达其教育哲学观点,先秦儒家的传世文献中主要使用植物、流水、旅行、雕琢四种隐喻来理解教育的本质。深圳市坪山区同心外国语学校一级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黄睿在《先秦儒家的教育隐喻及其当代意义》中指出了这些隐喻的优点和局限性,并对先秦儒家教育隐喻的当代意义加以分析比较。本文通过古典智慧反思现代的教育实践,非常具有启发性,特此分享给各位同仁。本文将分为四期推出。阅读上期文章,请点击《他山之石丨先秦儒家的教育隐喻——植物隐喻》


_


图片


1

流水隐喻


孟子在植物隐喻之外又提出流水隐喻,以说明人不仅天生有学习的可能,还天生有学习的动力。水无论在何方,都会自然地向下流动,谁也无法阻挡。有些思想家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力,他们说人会怎样发展,完全取决于环境如何塑造人,就像水流一样完全沿着河道流动。人把河道开凿往什么方向,水就一定往那里流。告子就持这样的观点来与孟子辩论。但是孟子对流水隐喻进行了不同的诠释:

 

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孟子・告子上》)

 

 图片


对孟子而言,环境因素(如物质的匮乏、君主的命令)可以短暂地迫使人做出某种行为,但那不是人内心天性所喜爱和追求的。无论环境如何强迫人,人总还是保持着向善的本性,就像水保持着向下的本性一样。为了说明这一隐喻的有效性,孟子需要在心理学上解释人向善究竟是出于何种动机。孟子说:

 

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孟子・告子上》

 

对孟子来说,“性善”并不意味着新生的婴儿就被内置了什么“天赋观念”,天生就可以给善下个定义。但人天生具有一种对道德美感的鉴赏力,就像人天生就知道烧肉好吃一样。人一旦目睹善言善行,就感到一种油然而生的美感和快乐。好的东西有一种吸引力,就像地心对于水有吸引力一样。

 

孟子曰:“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

——《孟子・尽心上》

 

这一隐喻也就很好地回答了教育哲学中著名的天性(nature)与教养(nurture)的关系问题:天性赋予人的是对善的渴望,但不是善本身;而教育则给人创造一个人性的、美善的环境,使学习者可以目睹美好的人格和行动在自己身边发生。一个没有见过好人好事的人,就像长期以堤坝围堵着的江河,河中的水并非没有重力势能,只是尚未有机会释放。某一天突然打开闸门,河水一定会倾泄而下,孟子以此隐喻写出了人在目睹美好言行时所受到的浸透灵魂的巨大震撼。

 

 图片


水还有一重要特点,即任何洪流都是源头的涓涓细流积累而成,因此荀子说“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如果流水是一个教育隐喻,那么水流的“源头”指的是什么呢?我们可以分析孟子的这段话来寻找答案:

 

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

——《孟子·离娄下》

 

孟子描述了两种水:有源头的水,昼夜不停地流淌,在低洼处虽然会短暂淤积,但一旦积满了又会盈出来继续流淌,直到最终进入大海。这就像那些有长远、持续的志趣作为学习动力的人,他们在学习上也许会遇到短暂的困难(盈科),但最终一定能克服困难获得进步。反之,那些出于一时的短暂兴趣或眼前利益而学习的人,一开始也可以学得十分认真,但却很难长远坚持。正如七八月间的雨水将地上的沟渠都填满,但因为没有源头,可想而知不久就要干涸。联系到今天的教育实践而言,不正是那些出于内部动机(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和认知內驱力(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学习的人能有长远的进步,而出于外部动机(如避免惩罚、获得奖励)和附属内驱力(如得到家长老师的认可)而学习的人后劲不足吗?

 

流水隐喻很好地解释了学习者能主动学习的心向是怎么来的。不过,流水隐喻基本不涉及教育者如何与受教育者互动,只涉及教育的可能性。如果要讨论教育的方法,就需要引入其它的隐喻。



 图片


2

从流水隐喻反思教师的容器化


在当代教育语言中也流行着关于“水”的一个隐喻,即“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与流水隐喻相比,“一桶水”隐喻中“水”指的不再是内在的学习动力,而是“知识”本身,老师和学生不过是知识的容器,只不过一大一小。

 

然而这个隐喻本身就存在严重的缺陷,生活常识告诉我们:拿着一个大桶往杯子里倒水,不仅很可能把水洒了,还会把杯子冲到地上摔碎;反而是拿着小一点的水壶往杯里加水更加稳当。其实,知识渊博的人未必擅长传授知识,而如果方法得当,即使自身不是专家也能教会别人。

 

因此,“一桶水”的隐喻应当尽早摒弃,不如回归先秦儒家的看法,以水之归下的自然趋势来比喻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老师不必要费尽心思用赏罚的手段逼着学生学习,这就仿佛拿着鞭子抽打水流,希望改变水流的方向一样。在前述孟子与告子的对话中,孟子明确说明了水的流向(东西南北)是可变的,而水一定要向下流的规律是不变的,这也就意味着教师的作用在于“因势利导”,就像大禹治水那样将学生澎湃的精力疏导到真正具有精神上的挑战性的问题上。这样开展教育,就不再那样困难,所以孟子说“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孟子・离娄下》),因为他尊重了水的规律,“禹之治水,水之道也”(《孟子・告子下》)。


 图片



(注:黄睿老师《先秦儒家的教育隐喻及其当代意义》一文被收入“书院文化传承与教育改革创新高峰论坛暨第七届全国书院高峰论坛文集”)


图片

专栏

他山之石

供稿 | 敬   德

责编 | 冬   冬

美编 | 水芙蓉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