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丨卢雪纯:上善若水润万象,大道至简笔墨间——幼儿水墨教育初探

时间:2022-10-12 浏览:108

 作者:卢雪纯(北京明天幼稚集团二幼双榆树园)


图片


作为一名在幼儿水墨教育这条“幽静”小道上“挣扎”了近两年的一线教师,历经冬夏,跌跌撞撞的走到了今天。有过迷茫,有过质疑,有过停滞不前,也有意外的惊喜。困惑夹杂着欣喜,痛苦伴随着成长。

 

时至今日,回想起水墨活动开展初期,内心的拒绝情绪宛如昨日,因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缺乏,真心不知道怎么教,如何教?对自己没信心,对孩子也没有太多的期待。可谓“千言万语在心间,五味杂陈诉不尽。”

 

从零开始,和孩子们一起感受水墨,没有自信,也不知道怎么去教,每次活动都在纠结怎么让幼儿尽快掌握水墨常规,不再把水桶里的水涮的黑乎乎,也不要每次都画一整片“乌云”给老师看……那时的我顾虑很多,总是怕自己上的课不够好、怕孩子们画的不出彩。

 

如果让我回忆和孩子们的水墨之旅,可以划分成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各用老师和孩子们的两种不同状态来总结。 


图片


图片

问题期:老师的“无可奈何”——孩子们“悠然自得”

 

小班的第一学期,我们便开始尝试让幼儿接触水墨画。初期用常见的蔬菜水果等食物,让孩子们以“写生”的名义,实则是去感受笔墨纸砚间的关系,体验传统的毛笔作画。一个寒假回来,孩子们似乎把之前的水墨常规忘得一干二净,先前付出的所有努力一下回到了原点,可这就是孩子啊,更何况他们还只是小班的孩子。一次次的教研,看到其它平行班的幼儿似乎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或是在用笔的技法上,或是在调墨的控制上,而我们班的宝贝们,仿若云游四海的仙人,不食人间烟火,依然我行我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不关注写生物。

 

有的幼儿依旧不明白何谓写生,每次画画都是挥洒自如,满腔热情,最后问他画的是什么,孩子一脸疑惑,然后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中,“我画的是大卡车、这个是轮子,那个是……”,看着孩子兴高采烈的描述着自己的作品,再转头看看孤零零躺在桌上的大菠萝,我的内心简直受到了一万点伤害,哭笑不得,只能睁着一双清澈的眼睛,面带微笑,静静的看着孩子,然后默默地说一句:“越越,你讲的特别好,可是,菠萝呢?”孩子顿了顿,一脸的茫然:“啊?”

 

图片


(二)观察很仔细,但是不能表现在作品中。


如果说孩子不去关注写生物,是因为孩子对写生物本身不感兴趣,那么这个理由一定是站不住脚的。学期初,班长选择的菠萝可是得到了乔老师和其他老师们的一致认可,而且在几次的活动中,孩子们观察的都特别认真,不论是观察实物菠萝,还是投到白板上的放大图片,孩子们都是很积极的去描述,想象力也特别惊人,常常看到大人都难以关注的细节,比如菠萝身上每个小格里边的刺儿,孩子说像蜡烛燃烧时的火苗,多么贴切,可是看着最终的作品,说好的小火苗呢?

 

后来经过多方考虑,我又选了小白菜作为新的写生物。看看对写生物兴趣的强弱,会不会影响作画结果。小白菜的叶片纹路清晰富有变化,根部有粗细长短不同的根须,为幼儿提供了充分的观察、创作空间。它的的叶、茎、根三部分均呈现了不同的颜色,尤其是叶脉纹路以及叶子和茎的部分颜色深浅对比明显,能够激发幼儿调墨的兴趣,即便是小班的孩子也可以直观的观察到颜色的不一样,进而促使其自发的探究墨色变化。对于小班幼儿,一开始可以先让孩子画他们最先看到的、最喜欢的部分,因为他们的年龄特点就是不能很全面的观察写生物,并将其整体画下来;之后随着观察的递进,可以要求幼儿画整棵的小白菜;最后再细化,让孩子由粗到细,由浅到深的观察,或者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创作,如线条、颜色等等。

 

还记得第一次请幼儿人手一棵小白菜实物,孩子们的眼睛都在发光,当我向他们介绍这就是我们在幼儿园常吃的一种蔬菜,可以炒也可以做汤,孩子们一下来了精神,之后的观察也让我很是惊讶。他们会把小白菜弯弯曲曲的根须比喻成小蚯蚓或是龙虾的虾须,会把叶子上的花纹比喻成很多条小路,后来还有幼儿补充道:“是一条条的死路,因为走到边上就到头了,没有路了。”几乎每次观察,孩子都会脑洞大开,迸发出很多新的想法。由此可见,孩子们对写生物是大有兴趣的,可是尽管这样,他们的作品表现依旧很单一。当你问起他们画的是什么,孩子们要么低头不语,自顾自的作画;要么兴高采烈,滔滔不绝的向你讲述。原来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你只画了几条线,却告诉我这是一片丰收的菜园,言语中还带着喜悦……每每看到孩子们认真创作的样子,伏在一旁观察的我,虽面露微笑,然心中简直急到不行。只能一遍遍的安慰自己,我的孩子一定都是后起之秀,他们只是接受能力慢了些而已,或许下次换种方式,他们就会有所飞跃。


图片


图片

 调整期:老师的“顺其自然”——孩子们“偶有惊喜”

 

(一)充分利用作品展示环节,在分享和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升经验。

 

我在课上采用“1+1模式”,一次课解决一个问题,同时提出一个新的要求,使幼儿获得成功体验的同时,又有新的挑战。由于班上有一小部分幼儿每次总是整张纸都涂满,黑乎乎一片,于是在一次的作品分享的过程中,先是和孩子一起从欣赏的角度,利用白板,把每个孩子的作品都投放出来,然后请孩子们说说“你最喜欢他画的什么地方?”“你觉得他的画哪里好”,然后再请小作者上前来说一说自己画了什么,是怎样画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以幼儿为主体,让每个孩子都有展示的机会,从他们理解的角度以及认知方式入手,加以适当的引导、总结、提问,帮助幼儿获取新的作画技巧和创作方式。

 

由于此前的每次活动,都有个别幼儿沉浸在涂鸦的状态乐此不疲,所以我想从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入手,选择适合的方式让他们去接受。所以这次活动,在作品分享的最后,我特意将几幅全黑的作品摆在一起展示出来,同时一字一句的问他们:“在他们的画上你看到了什么?”“好黑啊!”、“太难看了!”我接着问:“看得出来他们画了什么吗?”孩子们一听来了兴趣,七嘴八舌的说着:“看不出来!”“像个怪物,好可怕啊!”“他的纸都碎了…”我故意装作很伤心的样子说:“他们的画都涂黑了,可能之前画的很漂亮,有很多图案,可是最后,他把画全涂黑了,而且你们还看得出来他们的名字吗?所以如果你把之全涂黑了,就算之前画的很漂亮,最后画干了,就是现在这个样子,然后咱们在讲的时候,都不知道是谁的,也不知道你画了什么,老师很伤心,小朋友也会很伤心的。”让我感到惊讶的是,从那之后,班里幼儿的作品再也没有出现全黑的现象,不知道是我的这个“苦肉计”起了作用,还是孩子的作画水平随着一次次活动的积累有了提高。

 

图片


(二)在开始作画前,帮幼儿简单的重新梳理写生物的特点及本次活动要求。

 

解决了上次作品中发现的问题,这一次,根据乔老师的指导,孩子的作品应该只画写生物,其他的装饰与写生物无关的都不要。所以在之后的一次活动中,我明确的对孩子提出要求:“只画你能看到的小白菜,并且把你看到的小白菜全部画下来,都能看到什么啊?”借此强调本次活动的要求,帮助孩子简单的重新梳理写生物各部分。结果孩子的表现又让我意外了,他们的作品暂不说像不像,至少基本都能看出写生物的影子,而且之前多余的太阳、小花之类的装饰也没有出现。时隔两周再次画小白菜,当我问起孩子上次画水墨老师提了什么要求时,很多孩子都能准确地说出来。那一瞬间让我意识到,原来老师简单明确的指导语,孩子是能记到心里的。由此可见,教师指导语的有效性、合理性对一节活动的影响以及对孩子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图片


图片

收获期:老师“用心发现”——孩子“各自精彩”

 

教师的正向引导真的很重要,记得在一次的作品欣赏环节,出现了一幅画。能看出孩子是在很努力的表现一整棵小白菜。我正在引导孩子观察这一幅画和前一幅只画了一片叶子的画做对比,有个孩子不知为什么,很大声的说了句“好丑啊!”,接着就有小朋友跟着说:“太难看了”。这个时候我没有一丝的犹豫,用肯定的语气对全班小朋友说:“我觉得很好看,只要是小朋友认认真真照着我们的小白菜画出来的画,就都很漂亮…”谁知话音刚落,紧接着就听到有孩子说:“怎么这么漂亮…”那一刻,我注意到那幅画的小作者,身体微微的向后靠了靠,微微一笑,放松了下来。这个小插曲带给我的触动很大,如果当时我没有很肯定的维护那位小朋友的话,那么坐在下面亲历这一切的她,将会多么伤心,再次执笔,哪里还有信心创作呢?相反,当她听到自己的作品得到老师的鼓励,而后又有小朋友的夸奖,多么开心的一件事。我们常说透过水墨活动渗透全人教育的理念,育人在前,教授在后,作为教师,有时候一句微不足道的鼓励,也许就会在孩子心中埋下善良、美好的种子。从那之后,不只是我的主观想法,还是这个孩子真的有了微妙的变化,每次画水墨画,她画的都很专注,作品也呈现的很饱满。

 

有时候,简单的也正是最好的;最柔软的,却也是最有力量的。

 

“水”和“墨”,配以纸笔,虽是最简单的工具,却会带来犹如黑云翻墨、白雨跳珠、卷地风来般的无穷变化。最简单的参与心态却凝结了匠人精神般的专注、精心、锲而不舍,也是我们开展美术教育努力的方向。这大概也是园长在观摩活动反思会上所言“大道至简”的一方面吧。

 

所谓“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这是水的包容和广度,透过水墨活动让老师们之间少了矛盾、多了温和,同时发掘出了幼儿潜在的观察能力、丰富了对艺术的表达形式。墨色的简而不凡,恰如老师们通过水墨教育在工作中表现出的那股“执拗”和“韧劲”,发现问题时想要去解决的欲望、不同观点碰撞时甚至不惜与同伴“据理力争”。孩子们在水墨活动中得到了不同层次的发展。

 

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但归根结底是我们的。让现代教育和传统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将会是我们给予孩子的一笔宝贵财富,也留给我们更多探索和发现的空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传统文化和水墨教育的路上,能够成就孩子的有很多,而我们要做的也有很多很多。


图片


(本文刊于《敬德书院学刊》<2022春刊>)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