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丨向昆:尊重汉字构字规律,注重文化熏陶——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

时间:2022-06-09 浏览:258

 作者:向昆(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


汉字蕴藏着古人对天地万物的理解,是古人的独特体验与思维方式的体现。汉字文化博大精深,书写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承载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因此,识字教学应当牢牢植根于汉字文化沃土之中,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图片


唤醒象形字,感受造字文化


作为表意文字的汉字,自起源时,就较好地解决了字符与字义要统一的问题一一象形之法将符号与所表达的事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画成其物,随体诘诎”,象形字以自身的形体,抽象地描绘自然界的景物,或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包含着古人的造字智慧。


大多数象形字表示具体事物,多为独体字。例如,部编教材一年级教材中出现的许多独体字,如“口”“耳”“目”“手”“足”等,都是象形字。象形字代表的事物可以通过图片呈现出来。教学时,可结合图画、古汉字字形、故事等,揭示图画与文字之间的关系,带领学生追溯汉字的演变过程,感悟从图画到文字,从甲骨文到楷体的变化过程,探究象形字的造字方法,初步领略汉字的文化魅力。


例如,部编版教材一年级上册《日月水火》一课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探究原始文字的由来,进而探究原始文字与楷体文字的关系。可以通过引入微视频,给学生以动态演示,更直观的了解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象形字教学时,还可以组织“辨认古文字”活动。依次出示象形字的古体文字,让学生猜一猜。学生在对古文字的探究中,对汉字的字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容易激发探究汉字文化的兴趣。


图片


领悟会意字,体会造字奥妙


 会意字是由独体汉字或部件依据一定的意义组合而成的。如“明”字,太阳和月亮都会发光的,聪明的古人将这两个字巧妙组合,造出了“明”字,本义即为明亮。会意字的各部分巧妙组合体现出先民对事物的认知及思维过程。


例如,部编版教材一年级上册《日月明》,是根据会意字的构字规律安排的识字课文。“旧月明,田力男,小大尖,小土尘”,音韵和谐,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的短句,揭示了会意字“合二字三字之义,以成一字之义,使人观之而自悟”的构字特点。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课文提供的语境,充分朗读,体验识字的乐趣,从而轻松地识记汉字。先让学生圈出生字,然后借助图片理解“二人——从,双木——林”的构造原理,感受两个独体字组合所表示的新含义。此外,还应做一定的拓展,让学生推测“森”“众”等汉字的意思,从而更深刻地体验古人的造字智慧,感悟造字文化。


学习会意字时,可以设计“猜测汉字字义”的活动。出示常见会意字,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在探究中进一步感受会意字的造字奥秘。


图片


点亮形声字,领悟造字智慧


形声字在汉字中数量最多,约占80%以上。形声字包含两部分,即表示意义的部分和表示读音的部分。“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在为某事物定名造字时,先确定事物的属类,再用表示属类的文或字作为新造字的一部分。因此,掌握形声字对于大量识字,理解字义,增强理解能力有重要作用。


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同类事物放在一起,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区分形近字。例如,部编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的识字课文《小青蛙》,将字族文识字寓于儿歌之中,呈现了一组以“青”字为“母体字”的形声字:“青——清、晴、睛、情、请”。课文充分展示了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教学时,可以将这些字归类,引导学生发现特点:读音上都带有后鼻音“ing”,字形上都带有“青”字。然后结合儿歌内容学习,联系生字的偏旁,理解字义,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如:“河水清清天气晴”,“清”的偏旁是三点水,说明它是描写“河水”的;“晴”的偏旁是日字旁,说明其字义与天气有关。读文识字,有利于帮助学生感受汉字的构字规律,同时增强汉字学习的趣味性。将字与文融合在一起,不断巩固“青”字族中各字的音形义,既有利于读文识字,也有利于学生语言的发展,有利于对汉字兴趣的培养,有利于汉字文化的渗透。

     

另外,识字是为阅读服务的,阅读是识字的目的之一。阅读既可以用来巩固生字,在阅读中又可以识认更多汉字。掌握的汉字既可以在生活中运用,广阔的生活又提供了丰富的识字环境。因此,鼓励学生在阅读与生活中迁移运用,逐步形成识字能力。


总之,低年级识字教学应遵循汉字的内在规律,帮助学生了解“字”的起源,领会汉字的本义,在识认生字的过程中对汉字进行意义建构,教授归类方法,仔细观察字形,发挥丰富想象,渗透汉字文化,带领学生感受熠熠生辉的汉字文化。 


图片


图片

专    栏

探    索

供稿 | 敬   德

责编 | 惠   风

美编 | 水芙蓉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