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荐华章:《茶经》(节选)

时间:2021-09-15 浏览:197

推荐者:常会营

山东寿光人,先后师从周桂钿教授和张奇伟教授,相继获得中国哲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研究部,副研究员;衡水学院特聘教授;兼任中华孔子学会理事、中华孔子学会董仲舒研究会副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儒家哲学、《论语》学、孔子及门人弟子研究、祭孔礼乐以及孔庙和国子监历史文化。主要学术成果有专著《〈论语集解〉与〈论语集注〉的比较研究》以及论文《〈论语集解〉与〈论语集注〉为学之比较》《孔子“晚而喜易”新论》等四十余篇。


推荐缘由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人生。文中所讲的虽然是茶的来源和功用,实际上其中蕴含着很深刻的人生哲理。上品的茶所生之地极为恶劣,中品的茶所生之地稍好一些,下品的茶则所生之地条件优越。所谓“寒门出孝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自古英雄出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皆是此意。同时,它教导们我们一定要按时学习,当时而不学,犹如茶经三年而不采,则虽勤奋却难成功。它也教导我们厉行勤俭节约,这与茶的品质是一样的。最后,它教导我们一定要谨慎选择所处的外在环境,比如孟母三迁,选择与仁人君子为邻,奋发向上,才能学有所成。


图片


经典原文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①,叶如丁香,根如胡桃。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法如种瓜,三岁可采。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牙者次;叶卷上,叶舒次。阴山坡谷者不堪采掇,性凝滞,结瘕②疾。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支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④、甘露抗衡也。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⑤,饮之成疾。茶为累⑥也,亦犹人参,上者生上党,中者生百济、新罗,下者生高丽;有生泽州、易州、幽州、檀州者,为药无效,况非此者!设服荠苨⑦,使六疾不瘳⑧。知人参为累,则茶累尽矣。


图片


注释

①栟榈:棕树。

②瘕:腹中肿块。

③支:同“肢”。

④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味甘美。

⑤卉莽:野草。

⑥累:拖累,不好的影响。

⑦荠苨:一种形似人参的野果。

⑧瘳:痊愈。


译文

      茶树是原产在我国南方的一种优良树木。树高一、二尺,至数十尺。在巴山和三峡一带最粗的茶树要两人合抱,只有将它的枝条伐下后才能采叶。茶树的树形象瓜芦、叶子像栀子、茶花像白色的蔷薇、种子与棕榈树的种子很相似、其柄蒂像丁香、树根如胡桃。“茶”字,从字源上说,或从属于“草”部,或从属于“木”部,或既从草又从木。茶的俗名各地有不同的称谓,一是称作“茶”,二是称作“槚”,三是称作“蔎”,四是称作“茗”,五是称作“荈”。

      适应种植茶的土壤,以岩石充分风化的土壤最好,夹砂石的砾壤就差一些,而生黄土用来种茶则更差一些。凡种植茶树,培育管理工作不仔细,技术掌握不当,种植后很少生长茂盛。如果按照种瓜的方法种植,经过三年就可以采茶了。

      茶的品质以山野自然生长的为最好,在园圃中种植的就较差。生长在向阳山坡并有林木遮阳的茶树,其芽叶呈紫色的为好,绿色的则较差;芽叶以节间长,外形细长如春笋的最好,芽叶细弱的较差;叶片还没有完全展开,或叶缘卷曲的品质好,嫩叶初展时平铺摊开的较差。如果茶树生长在背阳的山谷阴地,不值得采摘,因其性质凝滞,喝了会使人腹胀。

      茶的功用,因为它的性质冷凉,可以降火,作为饮料最适宜。那些气质高尚、清静淡泊、有节俭美德的人,如果感觉体热、口渴、闷燥、头疼、眼睛倦涩、四肢无力、关节不畅,喝上几口茶,其效果可与最好的饮料醍醐、甘露相媲美。但是如果采茶不适时,制茶不精细,并混杂有其他杂草、败叶,这样的茶喝了就会生病。

      茶的不良作用和服用人参一样。人参以上党出产的为最好,百济、新罗的为中等,高丽的下等;而济州、易州、幽州、檀州出产的品质最差,做药用也无疗效,更何况还不如它们的呢!如果误将荠苨当人参服用,将使疾病不得痊愈。明白了关于用人参的比喻,喝茶的不良影响,也就可以明白了。


图片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宋)朱熹


图片

专栏

敬德文丛

供稿 | 敬    德

责编 | 诚    敬

美编 | 听    风


供稿:敬德书院